打擊高利貸!最高法出手:重新定調民間借貸利率!點擊數:19282020-08-24 09:19:52 來源: 央視財經 8月20日,最高法正式發布新修訂的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》,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迎來大范圍調整,年利率24%和36%的“兩線三區”原則也將成為歷史。 民間借貸的利率是民間借貸合同中的核心要素?!兑幎ā穼γ耖g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作出調整,明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,取代原《規定》中“以24%和36%為基準的兩線三區”的規定,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。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賀小榮:以2020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.85%的4倍計算為例,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.4%,相較于過去的24%和36%有較大幅度下降。賀小榮表示,民間借貸與中小微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,有利于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,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,是當前恢復經濟和保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。 最高法有關負責人介紹,新規并未禁止正常的民間借貸,但針對審判實踐中有關企業套取銀行貸款又高利轉貸、企業向單位員工集資后又轉貸牟利等情況,新規明確將此作為“民間借貸合同無效”的一種情形。根據新規,民間個人借貸中,出借人的資金必須是屬于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貨幣資金,禁止吸收他人資金轉手放款。民間借貸利率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、同檔次貸款利率的4倍,就將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。而根據我國法律規定,高利放貸嚴格禁止。 新規對“職業放貸”行為進行了規范,新規明確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,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,應當認定為無效。近幾年,隨著民間借貸的迅速發展,放貸人的職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,出現了所謂“職業放貸人”,就是出借人的出借行為具有反復性、經常性,借款目的也具有營業性。對此,新規明確,對于以“民間借貸”為名,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而面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行為,應認定無效。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賀小榮:在人民法院認定借貸合同無效的五種情形中增加了一種,即第十四條第三項“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,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”應當認定無效。此外,最高法表示,要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,即有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后再高利轉貸,特別是少數國有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后轉手從事貸款通道業務,違背了金融服務實體的價值導向。
【責任編輯:郴州正旺杰瑞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】(Top) 返回頁面頂端
|